133 0641 9704
发布时间:2023.01.10 分类:技术动态 点击:次
日前,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方正在进行工艺流程初步设计、图纸审核、公司名称预核准所发布信息,他们不但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还研制出世界上小的能产业化的便携式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体积只有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的8分之1,检测灵敏度则要比现在先进的光学检测还要提高40。
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实际上是1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检测平台,花了我们45年时间攻关。中科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威博士介绍,例如,天热,湖中有蓝藻,而且突然发展很快,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便可在看不到蓝藻时,通过水样微囊藻毒素检测,快速检测出其藻毒素变化,从而预先知道蓝藻发展趋势。
笔者在实验室看到,这个便携式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像1个微型小锅,只有450克。我们采取了薄膜压电技术,利用薄膜压电”他表示晶片实现生物份子界面分析,分析的是份子与份子间的结构变化。张威从专业角度介绍其工作原理。
只见实验人员将不同水质的水,引入已采过样的芯片上,电脑上很快出现不同的曲线。通过分析频率变化,可取得吸附层相应的质量、吸附层厚度、粘弹性等信息。实验人员向笔者介绍,目前世界上这样1台先进的同类产品,售价在100万元以上。而苏州医工所研发的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价格只有同类产品的1半。许多参数,乃至还要优于国外产品。
根据第3方检测结果,其温度测定设定在37℃,1小时内温度波动度只为 0.04℃,而国际同类产品温度波动度要达 0.08℃,频率1小时内丈量频率大值与小值的差值为1.5Hz,部份指标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张威告知笔者,针对高校和企业、个人研究人员,他们还研发了便携式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专门用于某类定向测试。该迷你产品的单项性能与生物份子界面分析仪相当,但价格仅5万元,进1步推动塑料和包装行业向高端前进拉低了检测门坎。
我们开发出的这两款产品,核心的技术还是在自主研发的芯片上,该芯片突破了国外垄断产品的技术壁垒。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相干负责人说,目前,这两款产品已获15项发明专利授权,申请的国际PCT专利也已进入日本和美国。
编辑点评
生物份重要材料研究所:创新稀土应用于改进尼龙生产子界面分析仪及芯片,是利用在生物生命分析领域中,实现对生物份子的份子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细胞吸附、迁移变化、药物作用与药物挑选、生物相容性、聚电解质膜层的组装等高灵敏度检测和分析,也能够利用于石油、化工、航天等领域。该技术已在苏州科技城医院及多家科研院所、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利用示范。